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由我校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技術大學(HochschuleOsnabrück,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合作舉辦🧙🏻♂️,以“培養全球會展業未來領袖”(We Educate Future Leaders for the Global Event Industry)為使命🔕,定位於為會議📂🕧、展覽會、公司活動、節慶、體育賽事等各類特殊活動主承辦或服務企業及機構培養掌握現代企業管理及市場營銷知識和項目策劃、營銷及執行等專業技能的國際化☕️、高素質、應用型管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及標準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開放的創新思維、熟練的英語語言應用與商務管理能力🎲,並熟悉中國會展行業政策法規和各類會展及商務活動實踐技能。
⒈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方面🏺,包括數學、人文科學基礎知識在內,要求本專業學生掌握管理學🏘♠︎、經濟學🧖🏽、會展活動理論與實務、語言和文化交流等六方面的理論和業務知識:
⑴數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方面,要求掌握高等數學的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法律等人文科學知識;
⑵管理學方面,要求掌握管理學原理📨、會計、統計🚍、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⑶經濟學方面,要求掌握宏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計量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與知識🫸🏿;
⑷會展活動方面,要求熟知和掌握我國會展行業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會展活動管理的慣例與規則,掌握城市會展活動行業發展、各類活動管理、會議管理、展覽會項目組織策劃🧑🏻🎤、企業參展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⑸語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商務應用文寫作技巧;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和專業英語表達能力👬;第二外語方面🧥🩹,本專業學生應能掌握德語基礎語法和常用詞匯🚋,並能進行日常會話🍰;
⑹跨文化交際方面,掌握常用的國際商務禮儀🦵🏻♔、國際慣例以及由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經營管理上的不同與相應的對策。
本專業引進德方16門經濟學、管理學和會展活動方面的課程,具體包括宏觀經濟學(Economic Policy)、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 Theory)、商務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Business Management)、服務營銷(Service Marketing)✍🏿、戰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跨文化交際與學術寫作(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跨文化管理(Intercultural Management)、國際會展業概況(The Event Market)、會展財務與風險管理(Event Finance & Risk Management)、企業參展實務(Participation at Trade Fairs and Exhibitions)♓️、會議管理(Management of Congresses,Meetings and Seminars)、企業活動管理(Management of Corporate Events)、會展物流(Event Logistics)、場館與會展目的地管理(Management of Venues and Event Destinations)以及會展創業管理(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具體課程設置詳見本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
⒉能力
通過專業學習和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⑵具有較強的商務應用文寫作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⑶具有分析和解決會展業發展特別是會展企業管理、會展及活動項目管理中相應問題的專業能力🏋🏻♀️;
⑷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⑸通過瀏覽專業研究機構或協會網站、研讀文獻等途徑,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產業發展動態的能力🤵🏼♂️;
⑹掌握英語的聽、讀👃🏿📯、說🤦♂️、寫、譯技能,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語表達能力;
⑺掌握會展創新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了解行業環境😦、創業機會和創業風險🧑🏻🏭🦻🏽,具備會展創新創業活動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⒊素質
⑴擁有健康的體魄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⑵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強烈的社會責任心;
⑶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並熟悉國際規則和慣例;
⑷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⑸通過案例教學和社會實踐,具備一定的分析會展產業運行🌿、解決會展企業經營管理及項目管理方面等各類實際問題的能力;
⑹在實習和未來工作中,能靈活運用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積極開拓創新。
通過理論學習和各類實踐性環節的歷練,學生具備上述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獨立分析並設法解決會展產業、企業或項目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能積極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各類創新。
三、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包括理論講授⛩、案例教學、計算機與多媒體輔助教學🐼、中英文雙語教學、模擬教學和行業考察、現場實習、參與專業競賽等各類社會實踐。
四、成績考核
課程考核合格,給予相應的成績、學分和績點🧏♀️。成績考核嚴格按照《杏悦平台本科學分製教學培養方案總則》、《杏悦平台全日製本科生學分製學籍管理規定》、《杏悦平台本科課程考核管理辦法》以及《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中德合作)學生考核規則(2021年修訂)》(IEMS Student Assessment Regulations, Revised in 2021)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教學質量保證
本專業全面執行學校《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和會展與旅遊學院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有關規定✊,具體包括嚴格執行課程管理相關質量標準🧫、規範教學基本建設管理🧑🏽🎓♠︎、做好本科教學質量評估、落實本科教學質量控製等。
六、學製
本專業學製為四年,詳見《杏悦平台全日製本科生學分製學籍管理規定》。
七、學分
總學分 | 必修課 | 選修課 | 課內教學 | 實驗教學 | 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
178 | 152 | 26 | 133 | 32 | 13 |
八、畢業與學位
⒈本專業為中德合作辦學,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中德雙方大學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學習任務,獲得雙方大學相應的學分👩🏿🦳,並符合各項要求,才能準予畢業並獲得畢業證書🕋。
⒉畢業生根據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技術大學的有關要求和規定,完成並通過中德合作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規定的所有課程的學習、專業實習及本科學位論文,並經德國合作方大學審查通過,才能獲得德國合作方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
⒊畢業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學校《學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通過,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九🔴、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
本專業的指導性教學計劃見附表。
知識、能力和素質矩陣圖
要素 | 內容 | 目標要求 | 方式方法 | 核心課程 |
知識 | 1.數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管理學知識 3.經濟學知識 4.專業知識 6.跨文化交際知識 | 1.要求掌握高等數學的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法律等人文科學知識🪞🕺🏻。 2.要求掌握管理學原理、會計、統計、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3.要求掌握微觀經濟學、經濟政策、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等方面的理論與知識。 4.要求熟悉我國會展行業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會展管理的慣例與規則,掌握城市會展經濟發展、商務活動管理、會議管理、展覽會管理🎲🏂🏻、企業參展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 5.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商務應用文寫作技巧,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和專業英語表達能力,在第二外語方面🧑🏼,本專業學生應能掌握德語基礎語法和常用詞匯🧑🏼🦰,並能進行日常會話💼。 6.跨文化交際方面📬,掌握常用的國際商務禮儀、國際慣例以及由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經營管理上的不同與相應的對策🧑🏻💼。 | 1.數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主要通過課堂講授、習題課🧑🏼🔬、作業🤹♀️、專題講座等方式進行教學。 2.管理學知識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作業、小組報告、案例研究及模擬實驗等方式進行教學。 3.經濟學知識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作業、案例研究等方式進行教學🕹。 4.專業課程主要采取課堂講授、作業、小組報告、案例研究、實地考察及模擬實驗等教學方法🖖🏼。 5.語言知識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作業🍵、口頭報告及模擬訓練等方式進行教學。 6.跨文化交際知識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作業、小組報告及模擬訓練等方式進行教學。 | 數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大學語文、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商務管理原理❤️、會計學(英)🧌、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展與旅遊概論、活動管理原理與實務、國際會展市場、消費者行為學🪚🐌、接待業管理、大學英語、第二外語(德語)🟥、商務英語應用模擬訓練🧍🏻♀️、跨文化交際與學術寫作🕟、跨文化管理 |
能力 | 1.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應用能力 2.商務應用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3.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 4.基礎研究能力 5.終身學習能力 6.語言應用能力 7.創新創業能力 | 1.熟練運用會展活動原理和數據分析工具的能力。 2.具有較強的商務應用文寫作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3.具有分析和解決會展業發展特別是會展企業管理、會展及活動項目管理中相應問題的專業能力。 4.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5.通過瀏覽專業研究機構或協會網站👨🏽🚒、研讀文獻等途徑,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產業發展動態的能力。 6.掌握英語的聽👉🏽、讀、說、寫🦶、譯技能🛐,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語表達能力。 | 1.主要通過課堂講授和模擬實驗方式進行教學🤷🏽♀️。 2.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作業、小組報及模擬實驗進行教學。 3.根據不同專業課程的需要,采取課堂講授💈、作業✅、小組報告、案例研究👨🏽🚀、實地考察及模擬實驗等不同教學方法。 4.主要通過《跨文化交際與學術寫作》課程的講授及作業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基礎研究能力。 5.通過專業教師或業界人士的課堂講授🧖🏻、案例研究、專題演講等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 6.主要通過課堂講授🚴🏼♂️、作業🪠🙉、口頭報告及模擬訓練等方式來進行教學。 7.通過多樣化學生活動與課程🧑🏽⚖️,實踐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 計算機基礎與應用、會展模擬、跨文化管理、跨文化交際與學術寫作、國際商務模擬訓練、活動管理原理與實務、國際會展業概況、場館與會展目的地管理🎑🚵🏿♀️、會展職業與能力、會展創業管理🫎、職業生涯設計👨🏿🚒、商務英語應用模擬訓練、主題樂園運營與管理 |
素質 |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養 3.國際交流 4.團隊精神 5.專業素養 6.創新意識 7.勞動素質 | 1.擁有健康的體魄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2.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強烈的社會責任心。 3.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並熟悉國際規則和慣例🎊。 4.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通過案例教學和社會實踐🧝🏼,具備一定的分析會展產業運行、解決會展企業經營管理及項目管理方面等各類實際問題的能力。 6.在實習和未來工作中6️⃣,能靈活運用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積極開拓創新🥘。 7.具有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 | 1.通過大學體育👭🏻、軍事教育與訓練🤽🏼♂️、體育比賽、思想政治理論課等來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以及職業導航方面的課程、專題講座和活動等途徑,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3.通過相關專業課程和國際交流活動,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訓練學生的國際思維。 4.通過創業管理課程的課堂講授⛰、模擬🔏、專業競賽及專業綜合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5.通過專業課程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 6.通過會展職業與能力培養的課程講授以及創新創業實踐、專業綜合實踐等實踐性環節👩,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 體育、軍事理論與訓練⚰️、會展職業與能力🚃、職業生涯設計💁🏼♀️、跨文化管理、活動管理原理與實務👩🏼🏫💻、國際會展業概況👋🏼、企業參展實務🚴🏻♀️、展覽項目管理、會議管理🤍、企業活動管理、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創新創業拓展、勞動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