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是指導本科教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實現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的頂層設計🕵🏿👨🏿🦳,是學校組織和管理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是教師實施教學和學生在校學習的指南👆,也是學校對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基礎性文件👷🏿。為做好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的製訂工作,特製定本原則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堅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培養目標
圍繞學校“高水平、國際化、特色鮮明的應用研究型大學”辦學定位,深入開展教育綜合改革◾️,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術為魂”的辦學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專業基礎紮實,創新實踐能力強,跨文化溝通能力突出🏅,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的新時代全球經濟治理人才。
(三)基本原則
1.科學定位🏎。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須符合國家及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規格要求、符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專業發展的需要𓀍。
2.遵循規律。把握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展個性”的人才培養原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對標一流🙆🏼♀️。借鑒國內外高校先進的人才培養經驗,圍繞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人才建設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強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四)修訂要求
1.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4️⃣、上海市教衛黨委🎓、市教委《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以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改革為基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堅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有機融合🌃,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促進自主學習👂🏻,註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2.面對新使命新要求✡︎🚜,推進文科教育創新發展🎤,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精神,遵循守正創新、價值引領、分類推進的原則,根據各自學科專業特點,結合行業領域特定問題,促進學科門類特色發展🙍🏿🤛🏼,堅定文化自信🖱♝,培養時代新人,實現文史哲促人修身鑄魂‼️,經管法助力治國理政👨👩👧👦。
3.對標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上海市屬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借鑒國內外高校先進人才培養經驗📴,秉承“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核心理念🧣,強化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前瞻性、協同性綜合改革,全面梳理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標的支撐關系、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的關聯度🪡,結合學科專業特色✋🏿⛈,把握育人導向🐦,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框架體系,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升級,切實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4.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認真分析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形勢,深度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優化學科專業設置🚆、突出人才培養特色🫒,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5.以創新精神和創業思維培養為核心,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促進由註重知識傳授向註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轉變;促進跨學科、跨院系、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新機製的建立;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充實🍹,積極開發學科前沿🎥、研究方法、創新思維、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課程。
6.以個性拓展和能力提升為引領,拓寬學生發展路徑。切實推進前沿拓展課程和新課程建設🔨,優化個性拓展課程結構🧑🦲,強化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強化實驗、實習、實訓等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共享,強化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強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引入🧛,多渠道拓展協同育人培養路徑🚶🏻➡️。
7.貫徹落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把美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著力提升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培養具有崇高審美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
8.以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契機🙅🏼♂️,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需求🕵️♀️,提升專業設置與新形勢新發展下產業發展需求之間的匹配度👨🏽💻,實現學科專業體系與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有機銜接,推動專業交叉復合。對標國家一流課程建設標準,重塑課程教學內容🕵🏽♀️,重點開設1學分的專業研討課🖕🏼,打造“金課”,淘汰“水課”。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深度融入教與學過程,圍繞混合式學習、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翻轉課堂等,探索“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智慧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推動課堂教學革命🤸🏼。開設微專業課程模塊,促進學生跨學科知識能力的交叉融合⛹🏻♂️,培養知識面寬廣和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
二、具體要求
(一)主體框架
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作為製訂教學計劃的依據☂️🔀,對教學計劃的總體要求做出具體闡述,其內容依次為:
1.培養目標
2.畢業要求
3.核心課程
4.支撐關系
(1)本專業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標的支撐關系矩陣
(2)本專業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的關聯度矩陣
5.教學質量保障
6.學製與學位
7.課程結構和學分比例
8.教學計劃表
(二)製訂程序
1.專業/系主任負責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的具體製訂🦶🏼。
2.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論證同意後上報學校🍂。
3.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批準。
三、教學計劃的課程結構
學校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個學科門類設置課程✤。本科教學計劃的課程結構由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和個性拓展課四個一級課程模塊組成🧑🦼。
各專業須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的要求做好課程體系設計工作。
(一)通識教育課
通識教育改革旨在推動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普及🤽🏿♂️、開放與共享,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流文化😝、宣傳科學理論🗼,廣泛傳播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由必修課與選修課兩個模塊組成🫱🏻。
1.通識教育必修課涵蓋教育部要求以及學校規定全校學生均需學習掌握的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語文🤩、大學英語🛀🏽、數學🙍🏻♂️、計算機、體育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
(1)思想政治理論課按照《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教社科〔2021〕2號)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號)的規定加強課程建設工作🙅🏽♂️。
(2)大學語文課程與學校的語言文字工作相結合,推進教學建設與改革🧙🏼♀️,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
(3)大學英語課程🙆🏽、數學課程進一步加強分級教學改革🎅🏻,結合各專業培養要求🖕🏽🍽,完善分級教學模式👈🪻,調整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
(4)計算機課程圍繞提高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科問題能力目標,構建以提升信息素養、強化計算思維、深化融合應用為主線的多層次🥀、多模塊課程教學體系。
(5)體育課程繼續實施“體育俱樂部製”教學模式,豐富體育課程資源,拓展中華優秀傳統體育項目,提升學生體育能力和素養。
(6)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使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掌握並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整能力🤲🏻→,切實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通識教育選修課包括哲學與社會、藝術與審美、科學與創新、經濟分析與數學思維、文化歷史與國際視野等五個子模塊💞。
(1)哲學與社會類課程🥰。強調運用哲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客觀世界的現象🎳,認識和把握客觀世界本質的發生發展規律🦏,培養倫理精神,提升哲學思維、邏輯思維能力🧑🍳。
(2)藝術與審美類課程。開設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藝術課程♌️🧗♂️,強化學生文化主體意識,培養具有崇高審美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
(3)科學與創新類課程。跟蹤世界科技發展和創新實踐前沿,展示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及其對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深刻影響🧑🏽🍳🤽🏿♂️。
(4)經濟分析與數學思維類課程。運用經濟學和數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學生進行經濟分析和數學思維的教學實踐,提升觀察性🧑🏼🍳、分析性、判斷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5)文化歷史與國際視野類課程🤹🏼。運用歷史學和文學的理論和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文學經典,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發掘和傳承世界歷史文化特別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從更廣闊的角度觀察世界文明發展,提高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
(二)學科基礎課
學科基礎課是本專業所屬學科要求的核心課程🗑,註重拓寬和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理論素養,形成學科知識的復合優勢。
(三)專業課
專業課是本專業所要求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課程,側重於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深化和能力培養的提升🏈😑。
專業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專業必修課應體現專業特色和系統性👩🏽⚖️。專業選修課可按課程組的方式設立課程。
推進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四)個性拓展課
個性拓展課旨在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發展,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個性拓展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包括仿真模擬訓練、職業生涯設計🚣🏼♀️、創新創業拓展、軍事理論與訓練、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個性拓展模塊或教學環節。選修課註重拓展學生跨學科🧙🏻♀️🫓、跨專業知識結構🏋🏼,堅持興趣驅動和問題導向👰🏽♂️,構建交叉型復合型知識融合的微專業體系。
1.“仿真模擬訓練”模塊旨在為學生搭建實訓平臺🙍🏼♂️,通過實驗教學資源建設和共享加強學生的創新性實踐教學環節訓練。“仿真模擬訓練”模塊包括“商務英語應用模擬訓練”“國際商務模擬訓練”和各專業設計的專業模擬訓練項目🧍♂️。
2.“職業生涯設計”模塊旨在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和職業生涯設計,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逐步樹立並增強職業競爭意識😽,掌握職業生涯設計能力。
3.“創新創業拓展”模塊旨在踐行創新創業理念🟣,提高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積累創新創業經驗。
4.軍事理論與訓練安排在第一學年進行,為期兩周。
5.勞動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勵誌力行的品質☂️,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在勞動中力行,在力行中勵誌。
6.社會實踐安排在第一至第六學期進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時間累計需達到八周。
7.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結束後的暑假🍷🫄🏼,或第七學期第十八周至第八學期第八周,畢業實習時間累計需達到十周。
8.畢業論文撰寫時間一般為十二周👾🤶🏼。
9.個性拓展選修課模塊為8學分。微專業是個性拓展選修課模塊中建設的特殊個性拓展模塊,學生選定一個微專業課程模塊後👲🏿,修滿8個學分可以認定個性拓展模塊選修學分🤰🏿,修滿20學分及以上可以獲得學校頒發的微專業課程證書。
四◻️、學分安排
(一)總學分和實踐教學學分
本科各專業四年的總學分🏜、實踐教學學分應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設定,原則上總學分控製在150-170之間。
(二)教學計劃框架和學分分配
本科教學計劃框架和學分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計劃框架和學分分配
1.打通一級學科門類下相近學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夯實學科基礎課,側重學科專業的相互依托和滲透🏌🏿♂️。學科基礎課原則上由本學科基礎理論課程和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組成🧏♀️。
(1)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學科基礎課中須包括以下6門課程:微觀經濟學(3學分)🧑🏻🍳🤚🏻、宏觀經濟學(3學分)、計量經濟學(3學分)🕺🏽、統計學(3學分)、會計學(3學分)、管理學(2學分)。
(2)除上述6門課程以外,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學科基礎課(必修/選修)中應包括以下課程:國際經濟學(3學分)、貨幣銀行學(3學分)💅🏼🧒、財政學(2學分)、國際貿易(2學分)/國際商貿製度(2學分)☸️😫、國際金融(2學分/3學分)、經濟法(2學分)/國際商法(2學分)🧑🏿、財務管理(3學分)🤘、國際貿易實務(2學分/3學分)、市場營銷學(3學分)、數據科學導論(2學分)🕺、人工智能(2學分)等課程🧑🏼✈️。
(3)文學和法學學科應結合培養目標強化商務類課程的設置,在必修/選修課中開設以下課程:經濟學原理(4學分)🙇♂️、國際貿易(2學分)🪛☹️、國際金融(2學分)🪘、國際貿易實務(2學分)🤽🏽♀️、市場營銷學(2學分)、會計學(2學分)、國際商法(2學分)🤾🏻、管理學(2學分)🌤、數據科學導論(2學分)👨🏻🦼、人工智能(2學分)等課程🛌🏼🥩。
(4)理學和工學學科應開設經濟/管理學科的部分學科基礎課🌍。
2.各專業應適當減少專業課必修課的課程門數🕑,擴大專業選修課的課程容量。
3.經、管👨👨👧👦、文、法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不少於總學分的20%🫳,理、工類不少於25%♟。
4.體現我校辦學特色的優勢專業須開設一定比例的全英語授課課程👩🏼🦲。所有專業原則上應開設2門及以上的全英語授課課程🏊🏼。
5.第七學期至少安排3門必修課🧘🏽。
6.各專業應積極開發反映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的新課程🫷🏻,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建設工作💪🏽。
7.共享課程、慕課(MOOC)課程根據課程性質分別列入通識教育選修課對應的各子模塊⚒。
8.學生參加學校或學院組織並由學校認可的學生國際/境外交流項目🤑,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由組織開設“短期海外學習”課程的學院認定後評定成績,學分計入個性拓展選修課中🎒🍜。
五、相關說明
1.基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保持穩定性的原則🦞,進行2022級教學計劃的製訂工作🤳🏼。
2.含實踐性環節課程的學分表示方式為“n+1”,其中,“+1”代表有課內學時的實踐教學學分💪。例如,當一門含實踐性環節課程的總學分為3時,在教學計劃中以“2+1”的形式列出🤵🏼♀️。
3.各專業應規範課程名稱和學分,理順前行課程與後置課程的關系,梳理課程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做好課程教學方案製訂🍼、課程簡介的補充和完善工作。
4.新開設課程須提交相關的申請材料,經所屬教學單位教學指導委員會論證👧、教學單位負責人審核後報杏悦平台。
5.本《意見》經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通過,自2022級起實施。
6.本《意見》由杏悦平台負責解釋。